账号注册

当前位置:

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专题专栏 >> 附院名医名师名科 >> 正文

学科巡礼丨广东医附院神经内科:对标脑科学研究前沿,守护百姓的“生命中枢”

编者按:加强学科建设是医院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,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。当前,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正在全力推进学科建设,主动对标国内先进,以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契机,以高水平医院为目标,狠抓内涵建设,打造重点学科品牌,造福粤西广大百姓。在医院踔厉奋发的征程上,各学科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形成了千帆竞发、百舸争流的发展局面,在各维度、各层次上实现突破,屡获佳绩。

为了积极推进“三名工程”(名医、名师、名科)建设,值医院学科建设年之际,党委宣传部特推出“学科巡礼”专栏,介绍各学科近年来砥砺奋进的历程,为大家提供参考与借鉴。本期推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——神经内科风采展示。


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中心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卒中中心、首批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医院、国家二级癫痫中心、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、国家卒中筛查与质量控制分中心、国家神经疾病基因库粤西分库、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、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AD临床前期联盟、中国帕金森病联盟成员单位、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神经内科专业基地、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、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、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--神经免疫中心联盟医院、南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联盟成员单位。目前设有脑血管病区(卒中中心)、神经变性病区、神经免疫疾病与癫痫病区、神经重症监护室病区(总开放床位172张)及神经病学研究所,兼设神经电生理室、脑血管超声检查室,记忆障碍评估室,配备康复理疗师,开设脑血管病、神经变性及运动障碍性疾病、神经免疫疾病与癫痫亚专科及相关特色专科门诊。中心年出院病人5000余人次,年门急诊量42000余人次,常规开展脑梗死超早期静-动脉溶栓术、机械取栓术、支架成形术等多模式血流再灌注治疗技术、认知评估、神经肌肉病理检查、普通脑电图、动态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检查,专注脑血管疾病、帕金森病、认知障碍、神经免疫、癫痫、神经系统危重症疾病、罕见病的诊治,是粤西地区神经系统疾病医疗、教学和科研中心。

15CBE

广东医附院神经内科中心团队合影


学科建设,赓续前行

神经内科中心始建于1971年,1998年成立神经病学实验室,2002年新增为硕士学位授权点,2009年成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2010年成立神经病学研究所并与暨南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,同年通过国家评审成为神经内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。为顺应学科发展需要,自2018年以来,在现任科主任钟望涛的带领下,陆续开设了脑血管疾病、痴呆、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、神经免疫疾病与癫痫、神经危重症亚专科,对脑血管疾病、帕金森病、认知障碍、神经免疫疾病与癫痫等慢病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和全程化管理,定期进行患者健康教育及义诊活动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

相关荣誉


神经内科中心秉承“专业为本,学术立科”的发展理念,经过几代人的戮力同心,逐步形成了学科特色鲜明专业素质过硬诊疗水平领先的学科特点。团队积极学习国内外最新进展及前沿知识和技术,致力于解决患者的临床实际问题。经过几十年的积淀,广东医附院神经内科在神经系统危重症救治、罕见病及疑难病的诊疗享有盛誉,深得广大病友和国内同行认可和信赖。

“我们将不负殷切期望,赓续前辈薪火,继续务实求真,精益求精,不断扩大医院神经内科中心在广东省、乃至国内的影响力。”神经内科中心主任钟望涛说道。


仁心仁术,精益求精

神经内科中心积极对标脑科学研究前沿,奋力守护百姓的“生命中枢”。团队除了对神经系统常见病、多发病有较高的学术造诣,对罕见病、疑难病例也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

一名15男孩,因“反复出现头晕,肢体无力”到广东医附院神经内科就诊。患者就诊前辗转省内多家大医院,完善了头部MRIDSA、心脏彩超等检查,诊断为“多发性脑梗死、右椎动脉、右颈内动脉斑块,卵圆孔未闭待排”等,经治疗后仍反复出现中风。经神经内科、磁共振室、CT室、超声医学科多学科会诊及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,在患者拒绝再做DSA检查的情况下,脑血管疾病亚专科团队运用“转颈MRA”方法成功诊断其为罕见的“猎人弓综合征”,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,最终男孩病情好转顺利出院。这一疑难病例的诊疗体现了团队高超的医术和多学科的协作能力,也彰显了医者的耐心、细心与决心。

165A4


神经内科中心主任钟望涛在施行手术


52岁男性患者,因“肢体抖动及动作迟缓2年”入住运动障碍亚组,经系统评估后,发现该患者除了抖、慢、僵帕金森病三大核心症状,还有姿势不稳,且伴有明显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尿频、尿潴留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经多学科会诊,患者临床诊断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,多系统萎缩MSAP+C型),经过团队一番治疗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,顺利出院后1年随访病情稳定。

47岁女性患者反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,被多家医院诊断为“多发性硬化”,症状反复发作。团队结合患者的磁共振、皮肤电镜活检及相关的基因筛查,确诊“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(CADASIL)”,对症下药,最终患者得到好转,体现了团队精湛的治疗能力。


科研成就,硕果累累

神经病学研究所于2011年获批“广东省‘十二五’神经变性疾病与衰老研究医学重点实验室”,2012年获批“广东省衰老相关心脑疾病重点实验室”。在学术带头人赵斌教授的带领下,团队目前汇聚了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 1 名、广东省高层次培养人才3名、广东杰出医学青年人才1名、“千百十工程”培养对象校级 6 名等高素质科研人才。基础研究团队专职科研人员13人,临床团队临床专家10人,博士生导师4人,硕士生导师8人;正高职称9名,副高职称12名;博士学位者拥有海外研修经历12人;特聘教授2人,博士后在站3人。学科带头人赵斌教授在2021年和2022年全国神经内科学术专家百强排行中排名81位和43位,其中2022年排名第43位,是粤桂琼地区神经内科领域学术排名最高的专家。

1739C


神经病学研究所赵斌教授在学术会议上作汇报


此外,研究所与校内外、国内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关专家有广泛的合作和协作研究。近5年来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2项,其中国家级课题11项,省部级课题21项,国际合作课题1项,在研经费2000余万元;发表科研论文90多篇,其中SCI收录80余篇;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,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,获得专利5项,专著3部;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,博士后2名,硕士研究生130余名。


人才培养,代代相传

从建科之初,神经内科就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的建设,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,广东医科大学博士、硕士学位授予学科。中心现有医生34名及医技人员7名,护士55名,专职科研人员14名,其中正高11人、副高22人,博士16人、硕士22人,海外留学者6人,博导3人,硕导14人,在读博士4人,4人次有国外进修学习经历,国家级学会委员1人,省级学会常务委员5人,市级学会主任委员2人。

几十年来,在几代神经内科人的不懈努力及历届科主任的带领下,神经内科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学科,在临床诊疗、学术水平、科学研究、医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,成为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科。2022年,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,神经内科病区升级扩建,诊疗环境、住院部规模、医疗设施实现了全面提升。科室临床、护理、康复团队积极关注相关领域前沿动态,不断发扬“爱院、求实、创新、奉献”的附院精神,锐意进取、奋发图强,蓄力谱写新的篇章。


回首来时褴褛路,不忘初心砥砺行。神经内科中心将持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,进一步夯实亚专科建设,保持好神经内科的品牌效应,更好地服务患者,力争将神经内科建设成为专科特色鲜明,教学、科研能力显著提高,社会效益明显的神经专科,成为在省内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点学科。(图文素材/神经内科中心  文字/张惠婷、肖云)


关闭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22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63423号-3

预约咨询:0759-2369336

地址: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大道南57号

邮编:524001

  • 微信服务号

  • 微信订阅号